访定安“知海书屋”
文/程范松
尽管已是冬季,琼岛地暖依旧。1月13日,周六,天朗气清,阳光和煦,本人回定安参加“张岳崧杯”书法大赛,当天下午特意去拜访“知海书屋”创始人、定城镇多校村村民孙衍吾先生,之前我没有见过孙先生,但是其大名其事迹早已耳闻多年,后来机缘巧合也有所联系,不过毕竟没有拜访过,今天算是慕名而来,因是第一次来不认识路,地图上也没有导航,经过询问路人,穿过村路来到梁氏宗祠,宗祠东北边就是著名的知海书屋。
来之前本人就通过媒体大概了解孙先生和书屋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末,孙先生三次高考落榜,虽然考不上大学深造,但是其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心没有变,当年没有那么多的渠道了解新闻,人们要了解时事新闻、获得知识只能通过书籍报刊,孙先生读过高中,家里有书,自己也购买订阅书籍报刊来阅读,很多农民没有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的习惯,孙先生于是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在家里设立书屋供村民读书看报呢?于是利用自家瓦房做书屋,命名“知海书屋”,时间是1980年,这应该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海南第一家由农民创办的书屋吧。书屋创办初始刚只有五种书刊,主要是与农业有关的书籍,后来书刊类型慢慢增多,村民在农忙之余会来这里“充电”,充实业余生活,村里孩子也来这里阅读,增长课外知识。孙先生不仅创办书屋,还长年热衷公益事业,深入部队、农村、养老院、学校等地宣传雷锋精神、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等,送书到农村的田间地头供农民阅读,渐渐地书屋名气越来越大,孙先生的事迹陆续被《新华社》《南方日报》《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先后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四次进京领奖,先后被三届中央总书记或领导接见,是“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志愿者金奖”、“全国‘四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科技读书示范户”、“海南省道德模范”、“海南省爱国拥军模范”、“第四届全国社会公益优秀人物”,他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被中央宣传部、团中央授予“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志愿者服务队”称号,知海书屋被评为全国十佳基层图书室,坚持开展读书活动40周年,是我省学雷锋教育基地。
孙家院子没有围墙,院子里有一棵榕树,榕树和拥有两层楼的平顶楼房——知海书屋之间竖立着一面大概高2米宽80厘米左右的石碑,石碑上面刻着书屋的简介,内容由已故的定安文人、定安原博物馆馆长许荣颂先生撰写。孙先生和儿子都在家,他俩热情接待了我,先生个子不高,身体精瘦,皮肤有点黑,笑容可掬,憨厚朴素,名副其实的海南农村男子模样,先生热情邀请我和他合影,并找出我之前寄给他的书法小品“昼耕夜读”合影留念,还找出我写给他的诗词,已经抄录出来,准备和其他书法家作品一起装裱成一幅长卷,遇到诗词和书法不太确定之处还谦虚的征求我的意见,我们边逛边聊,一谈起书屋他就有说不完的话。书屋有两层楼,共有三百平方米,看起来和其他农家楼房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比不上邻居三层楼的新房豪华,很普通,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文化氛围浓厚,一楼大门门楣上悬挂着广东书画家苏华女士于1984年题写的“知海书屋”牌匾,大门两侧悬挂着时任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先生题写的楹联草书牌匾:“知识如海,愿以毕生传薪火;恒心作舟,惟凭辛勤渡洪波”,沿着楼梯登上二楼,过道摆满了书报,只留一个人走的过道,二楼门口门楣上悬挂着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海南书协主席吴东民先生题写的行书“藏书楼”牌匾,大门两侧是已故的琼海市书法家吴运环先生题写的楹联草书牌匾:“知无涯为学争分秒;海有量成渊惜滴涓”。站在门口可以看到书屋里满满当当都是书籍、报刊、古物件,一楼二楼大厅排了多排书架,书架上都摆满了书籍,书架旁边堆着装订好的报纸,几乎快顶着天花板了,可谓汗牛充栋,很多书籍报刊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毕竟是四十多年光阴了。孙先生说,收藏的书籍从清朝至今的都有,累计有十万册,这里简直是一座书籍博物馆。
如果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么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屋”。孙先生介绍说,创办初期书屋规模不大,后来书报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地方存放,后来政府才帮忙盖起这栋两层楼房作为藏书楼,长期以来,书屋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除了政府帮忙盖楼,还有单位、报社和个人捐赠书籍和报纸等,国家图书馆曾赠送一卡车图书从内地送过来,一时传为佳话。
孙先生爱好广泛,不仅收藏书籍,还热衷收藏古玩,例如陶瓷、民间工艺品等,此外还喜欢把玩书画,擅长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书屋里可看到其题写的书法作品和宣传海报,我问他跟哪位老师学习过书画,他说是自学的,由此可见其学习能力极强,学习精神极为宝贵!正所谓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这句话在孙先生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虽然他没有读过大学,但是其学识其毅力其境界是很多大学生做不到的。
孙先生平时也非常关注时事,每逢国家大事或建军、建党、抗美援朝、学习雷锋等纪念日等都会利用楼下的黑板宣传,有时还题写书画长卷纪念,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国家功臣表彰等均通过书写长卷或册页的形式予以宣传。最近,为纪念知海书屋举办读书活动四十周年,孙先生在忙着创作40米长卷,长卷收集省内外40位书画家为书屋题写的作品、40首赞颂读书活动的诗词,这项大工程大多是先生一个人亲力亲为,书画家、诗人们也乐意为其无偿创作书画诗词,可见其人缘不错,目前该工程已经完成过半,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可面世。
孙先生每天都很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中午几乎不休息,晚上睡得也晚,不过一点都不影响第二天元气满满的工作,其精力充沛,完全看不出来是将近65岁的老年人,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每周周六下午还要去托管所教小朋友学书法,为书法的传承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其精神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创办书屋是大事,是公益事,自古至今一般是政府部门或财力丰厚的家庭才能做得到的事,因为采购、管理和维持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物力财力精力,在旁人看来,孙先生所做之事是一件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傻事”,而在四十多年前,在偏僻的祖国南疆海南岛,在经济落后的定安农村,一个仅靠微薄收入的农民竟然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四十多年,这期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只有孙先生自己知道,为了书屋的运转自己生活过得比较寒酸,连一间像样的卧室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每天睡的床是用凳子和木板铺成的,出入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旧单车,一开始家人们也不理解不支持,但是后来都理解并支持了,妻子和儿子儿媳也帮忙孙先生打理书屋,全力支持孙先生这项自己热爱的伟大的文化事业,这是一位有觉悟有品味有境界的农民,是当代“文化愚公”(新华社语)。
一个贫困农民能创办一家藏书十万的书屋,为书屋付出那么多,并且已经坚持了43年之久,其事迹让人既感动又心疼,希望孙先生在忙碌事业的同时也要多多为自己着想,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把事业做得长久。知海书屋在海南绝无仅有,是定安乃至海南的一张名片,希望书屋在孙先生及家人的坚持下,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一直办下去,把这张名片擦亮。本人作为孙先生的定安老乡,也被其精神所感动,这篇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先生的恭敬、敬佩之万一,最后,特赋本人撰写的两首诗词以褒扬之。
一、赞“知海书屋”开展读书活动四十年
知海芳名已远蜚,琼崖文化一丰碑。
爱心铸就天阁梦,奉献赢得嘉奖杯。
四秩风云常变幻,八方人士永关垂。
书香庚续谁擎帜? 定邑孙君数首魁。
注:天阁,天一阁,我国历史最久的藏书楼。
二、鹧鸪天·致敬衍吾君
知海书屋贯耳闻,雷锋再世衍吾君。
半生岁月启民智,四秩春秋忘己身。
农本色,士风存。藏书万卷洒甘霖。
一心奉献无求报,敢问如今有几人?
2024年1月14日
草就于文昌听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