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震减灾安全知识科普
党的十八大精神中指出,要坚持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要求,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以能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就以防震减灾为点,1月12日,金华市环城小学一(6)班海鸥中队邀请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江里军老师来到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应急自救课程。
师生携手防灾减灾,同心守护校园。
课程分为防震应急演练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两部分内容。首先江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相关的防震减震知识。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应让安全永驻校间。江老师就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展开了深入教学,教学了同学们如何逃生、如何躲避、如何找到“活命三角区”以及如何发送求救信号,演示了对身体不同位置的创伤进行快速止血和包扎。
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学以致用,完美掌握防震减灾技巧。(正在上课时 ,要一只手抱头、一只手抱住桌脚,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江老师采用现场演练的方式,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正确掌握撤离方式。
随着有序的撤离,同学们安全逃离教室,达到宽敞的室外,就如何有序逃离问题,江老师又进一步的实操了一番。(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此次讲座有效的增强了学生们的防震减灾知识,锻炼了小朋友们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灾难和意外面前,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才能让我们正确地去应对伤害,第一时间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才能挽救自己和同伴的生命、减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