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病

请叫我小耳朵老师👂
创建于2024-01-12
阅读 2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概述

        高原病通常指人体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又称高山病。高原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其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高原反应   初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大多数人都可出现高原反应症状,迅速登山更易发病,进入高原数小时后出现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见,一般在登山后第1~2天症状明显,以后减轻,一周左右消失,但也有少数人症状急剧加重,发展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

          (二)高原肺水肿   由平原迅速登上海拔3000米以上,特别是4000米以上地区后1~3天内发病,劳累、寒冷、上呼吸道感染常为诱因,对高原适应不全者,剧烈活动可诱发水肺水肿,长期在高原者短期到海拔较低地区,再回到原地也可发病,先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头痛、乏力、呼吸困难,咳嗽逐渐加重,出现、胸痛、咳白色或粉红色痰。

         (三)高原脑水肿   进入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过劳或精神过度紧张活作为诱因,先有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并逐渐加重,出现显著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剧烈头痛、头晕、频繁恶心、呕吐。

         (四)慢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症状迁延不愈;移居高原长期生活者由于某种原因失去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均可发生慢性高原病。

         三、健康教育

           (一)疾病预防指导   对进入高原地区人员,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凡孕妇及有明显心、肺、肝、肾等疾病,高血压Ⅱ期,患有癫痫、严重神经衰弱,消化道遗疡活动期,严重贫血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注意早期症状,及时就医阻止进展。初入高原者且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等,要立即就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并高度警惕和防范高原肺水肿。

    (二)职业防护   指导防止急性高原病最好的办法是逐渐登高、逐渐适应。升至海拔2500米以上高度后,每24小时内的上升高度不能超过600米,每增加600~1200米就应增加1天时间适应。

    (三)卫生保健措施   初入高原时应多进食碳水化合物类、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禁止大量饮水、禁止饮酒。减少体力劳动,视以后适应程度逐步增加劳动量。注意保暖,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保证足够的睡眠,有高山病症状者,睡眠时最好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右心的静脉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

山东省职业病医院

       

          

阅读 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