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督导,为心理教师充能

——十二师中小学心理教师骨干班

(第一组)举办第二次网络研修活动

🎁
创建于01-12
阅读 13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2024年1月11日,十二师中小学心理教师骨干班(第一组)网络研修活动如期举行。

    首先,在督导师于明东老师的组织下,小组成员依次交流工作、生活近况,温暖的寒暄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随后,大家就222团学校杨静茹老师分享的案例和提出的疑惑纷纷发表见解。

       第十二师高级中学丁爽老师说:“解决问题前应先处理情绪,关注学生的情绪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0四团学校阿依尼尕尔老师说:“倾听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来访学生与辅导老师之间更好地建立信任关系。”

       十二师中学杜芝老师说:“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不用着急作判断,抓住契机方能找到最佳突破口。”

  在交流探讨中,老师们碰撞思想,整理思路,也从他人的案例中反思自己的个体辅导工作,激发了更多关于咨询技术与方法的探索。

    

       紧接着,于老师追问——在整个探讨案例的过程中,你觉得有需要补充的信息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大家新一轮的思考。

    兵一十二师分校王丽娟老师说:“我认为‘咨询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和澄清。”

        十二师中学张宇欣老师说:“我们需要从第三方视角出发去梳理问题,才不会被来访者带着走。”

        小组成员纷纷点头,对大家讨论到的“答案就在问题中”、“判断时要带着中立的价值观”等观点高度认同。

       活动尾声,于老师总结道:“辅导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得的一点就是保持价值的中立,我们做工作的时候需要先静下来,带着好奇心,不急于做判断。”

       同时,他提醒大家在辅导过程中一定注意警惕两个陷阱:一是目标陷阱。当我们带着心理辅导老师的身份时,往往被赋予“必须回答问题”、“必须解决问题”的责任,这时候,要警惕助人情节爆棚,与来访者协商目标,澄清他们的真实需求,在辅导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自我觉察;二是工作导向陷阱。明辨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清晰作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规则和这一身份可能对工作带来的影响,再去开展工作。

       一个半小时的督导转瞬即逝,带给老师们的触动和反思却是无限的。这次研修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大家的辅导技术充能,也引导大家看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心理辅导工作带来的积极方向,督促老师们今后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技术,尽己所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

     


                         图文:丁爽

                         编辑:丁爽

                         初审:杜芝

                                 终审:松梅 丁爽

十二师教育学会心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2024年1月12日


阅读 13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